近期,受原料價格因素等影響,輪胎企業紛紛上調產品價格,受到市場關注。
此外,受下游行業復蘇及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影響,國內輪胎市場景氣度逐步提升,主要輪胎企業盈利水平進一步提高。
業內人士表示,輪胎行業進口替代并不是今年疫情之下的獨立事件,而是在過去兩三年間持續發生且在未來會加速進行。
當下,頭部輪胎企業受到多個維度的共振利好,國內輪胎行業正迎來發展黃金時點。
業績持續改善
今年以來,在市場需求增加和國產替代等因素的推動下,輪胎行業產銷兩旺,龍頭輪胎企業取得了良好效益。
此前披露的三季報顯示,三角輪胎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2.11億元,同比增長5.22%;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.17億元,同比增長32.27%。
其中,該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.50億元,同比增長16.4%;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.61億元,同比增長49.60%。
三角輪胎表示,今年,隨著國內經濟快速恢復和國際貿易的回穩,各類輪胎產品產銷旺盛。
1-9月,他們共生產輪胎1650多萬條,銷售1702萬條,同比增長15%以上;營業收入、利潤自二季度以來持續增長,三季度增速明顯。
玲瓏輪胎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2.47億元,同比增長5.9%;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.99億元,同比增長31.64%。
其中,該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50.03億元,同比增長19.15%;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.02億元,同比增長43.56%,業績增速較上半年大幅提升。
此外,賽輪輪胎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.73億元,同比增長23.4%;貴州輪胎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.06億元,同比增長214.53%。
密集上調產品價格
值得注意的是,近一段時間以來,在上游橡膠等原料價格上漲、下游市場需求持續改善等因素綜合作用下,輪胎企業紛紛上調產品價格,掀起了一波漲價潮。
佳通輪胎日前發布通知,在10月價格上調2%-3%的基礎上,將對中國替換市場所有品牌產品(含商用車胎、乘用車胎),自11月26日起,開票價再次上調2%-3%。
對于漲價原因,佳通輪胎表示,近期,天然膠、合成膠及炭黑等原材料價格上漲明顯,輪胎制造成本持續增加,為保證健康運營做出這一決定。
此外,中策橡膠、中創輪胎、方興橡膠、貴州輪胎、朝陽輪胎、三角輪胎、奧萊斯輪胎等企業,也都對產品價格做了不同幅度的上調,以應對原料上漲的影響。
相關行業分析師表示,橡膠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,成為這一段時間輪胎企業漲價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輪胎企業密集上調產品價格,重要目的就是將成本轉移給下游。從長遠來看,漲價更有利于提高輪胎企業的盈利能力。
此外,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但國外疫情仍在蔓延。這也導致國內輪胎企業出口份額大增,獲得了更多海外訂單,全球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,頭部輪胎企業業績有望持續增長。